姓名 | 招生类别 | 工作单位 | 姓名 | 招生类别 | 工作单位 |
王帅 | 专硕 |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隋晓梅 | 专硕 |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李建文 | 专硕 | 潍坊市人民医院 | 郝福荣 | 专硕 | 潍坊市人民医院 |
邢力刚 | 专硕 | 山东省肿瘤医院 | 孟祥姣 | 专硕 | 山东省肿瘤医院 |
孙美丽 | 专硕 | 济南市中心医院 | 李明焕 | 专硕 | 山东省肿瘤医院 |
李敏 | 专硕 |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 | 俞新爽 | 专硕 |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
宋轶鹏 | 专硕 | 烟台毓璜顶医院 | 高会全 | 专硕 | 烟台毓璜顶医院 |
孟雪 | 专硕 | 山东省肿瘤医院 | 陈文明 | 专硕 |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
张炜 | 专硕 | 烟台毓璜顶医院 | 张建东 | 专硕 |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
刘洁 | 专硕 | 山东省肿瘤医院 | 李振江 | 专硕 | 山东省肿瘤医院 |
校内导师
王帅,男,1980年07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放疗科副主任,放射肿瘤学规培基地教学主任,邮箱:sdwftcmws@163.com。
中共党员,医学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研究生生导师,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放疗科副主任,潍坊市肿瘤精准放射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方向:肿瘤放疗基础与临床研究、肿瘤生物信息学分析、肿瘤预后预策模型建设。承担项目:主持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卫健委等多项课题。发表SCI论文20余篇。山东省医师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山东省临床肿瘤学放疗专委会委员,潍坊市抗癌协会放射治疗专业委员,潍坊市医学会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从事肿瘤专业近20年,在肿瘤的综合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运用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图像引导的精确放疗技术治疗头颈部肿瘤,胸部肿瘤,消化道肿瘤,后装放疗治疗妇科肿瘤,擅长放疗结合化疗、靶向、免疫、粒子植入、消融等综合治疗。
隋晓梅,女,1977年12月,硕士研究生,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放疗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邮箱:suixiaomei2000@126.com
擅长头颈部肿瘤、肺癌、乳腺癌、食道癌、宫颈癌、胃肠道肿瘤、前列腺癌、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尤其擅长鼻咽癌及乳腺癌的放射治疗。山东省医师协会放疗分会青年委员,山东省临床肿瘤学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委员,潍坊市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方向:肿瘤放疗与多药耐药机制的基础研究、肿瘤患者心理研究与改善生存质量的临床研究及放射性肺炎的防治研究。承担项目:主持参与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SCI论文5篇。
李建文,男,1980年1月出生,硕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潍坊市人民医院(山东第二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科副主任,邮箱:Ljwwf112@163.com。
2008年6月毕业于昆明医科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肿瘤放疗方向),同年9月到潍坊市人民医院工作。2019年12月聘任副主任医师。现负责肿瘤放疗科头颈部肿瘤亚专业组。2021年7月,牵头成立医院头颈部肿瘤MDT小组。工作以来,发表SCI及核心期刊文章数篇,现主持省级课题一项(错配修复缺陷及 PD-L1 对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放化疗的疗效预测价值),市级课题一项(PGM5与肺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研究),参与省市级课题多项。实用性二项,发明型专利一项,参编专著一部。
社会兼职:山东省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会青年学组成员;山东省医学会脑胶质瘤多学科委员会委员;潍坊市医学会肿瘤放疗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临床肿瘤学分会肿瘤放射治疗专委会委员;山东省临床肿瘤学会鼻咽癌专委会常务委员等。
郝福荣,男,1974年1月出生,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潍坊市人民医院医疗部副主任、肿瘤医院副院长、肿瘤放疗科主任,邮箱:hkc515@163.com。
复旦大学放射医学博士毕业,潍坊名医,从事多种恶性肿瘤的放疗等综合治疗和研究,以及临床放射生物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共7项科研项目,发表SCI、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学术论文20余篇,获潍坊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首位2项。
社会兼职:山东省医学会肿瘤放射治疗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肿瘤放疗医师分会常委,山东省抗癌协会放射肿瘤学分会常委,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精准肿瘤学分会副主委,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放射肿瘤学分会常委,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精准肿瘤学分会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委员会副主委等。
校外导师
邢力刚,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肿瘤医院副院长。为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及多中心临床研究多项,为首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0余篇。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奖。为首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3项,为“山东省十大优秀创新团队核心成员”、省政府记集体一等功。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委员兼立体定向放疗学组及放射生物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兼放疗学组组长、山东省抗癌协会医学物理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肿瘤放疗分会常委、山东省抗癌协会癌症姑息治疗分会常委。专业特长:胸部肿瘤综合诊断与精确放疗,包括早期肺癌立体定向放疗、中晚期肺癌综合治疗、食管癌放射治疗、乳腺癌放射治疗、功能影像引导放疗、肿瘤个体化治疗等。xinglg@medmail.com.cn
孟祥姣,女,1981年1月出生,博士研究生,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部放疗四病区科主任,mengxiangjiao@126.com
山东大学本科硕士博士,芝加哥大学访问学者,是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齐鲁卫生与健康杰出青年人才,荣获中国肿瘤青年科学青年科学家奖(每届全国10人),当选2022年度和2023年度肿瘤领域“年度好大夫”(全国第6)。当选山东省临床肿瘤学会转化医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免疫学会肿瘤免疫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肺癌精准治疗及恶性肿瘤免疫调节机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山东省肿瘤防治重大联合项目1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山东省青年科技奖1项,以首位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于金明科技创新奖”3次。
孙美丽,女,1980年5月出生,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济南市中心医院肿瘤科,科主任,邮箱:smli1980@163.com。
毕业于山东大学肿瘤学专业,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访问学者。济南市中心医院肿瘤科主任,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基地肿瘤专业PI,山东省智库决策咨询专家,首批山东省齐鲁卫生与健康杰出青年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恶性肿瘤免疫及靶向治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项,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一项,济南市级课题多项。迄今发表SCI论文50余篇,部分成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发表在PNAS (IF 12.779)、Cancer Lett (IF 9.756)、Breast Cancer Res(IF 8.408)、Am J Cancer Res(IF 5.942)、Cancers(IF 6.575)和Front Oncol(IF 5.738)等国际知名杂志。临床研究经验丰富,作为分中心PI参与百余项国际、国内多中心肿瘤新药临床研究,相关研究发表在N Engl J Med、Lancet Oncol、J Clin Oncol、Cancer Cell、J Thorac Oncol、Nat Med、Nat Commun等国际顶尖杂志;参与30余项创新药物I期临床研究,2023年以第一作者在欧洲肿瘤学会年会(ESMO)发表壁报交流。研究成果获济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首位)、山东省保健科技协会保健科技奖一等奖(首位)和山东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第2位)。
李明焕,男,1976年10月出生,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山东肿瘤医院腹部放疗二病区主任,邮箱:sy_lmh2001@163.com。
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访问学者。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潍坊医学院等院校研究生导师,齐鲁卫生与健康领军人才,山东省首届优秀中青年保健专家,中国抗癌协会青年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放射治疗分会常委,山东省医师协会放射治疗分会委员,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放射治疗分会常委。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级科研课题等6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为主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专业特长:专注于消化和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精准放疗,特别是先进放疗技术和理念联合手术、化疗、靶向、免疫等多学科的综合治疗,致力于延长生存、提高生活质量、保留器官的个体化治疗。
李敏,男,1982年3月出生,硕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60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科主任,邮箱:liminyingxiang@163.com。
从事肿瘤消融术、血管介入、组织间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等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20余年,享受军队特殊人才岗位津贴,中日笹川医学奖学金(博士型)获得者;科室目前为全军医学专科中心,国家重点专科军队建设项目,国家卫健委肿瘤微创介入建设中心;在国内率先开展PET-CT分子影像引导下组织间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擅长骨转移瘤、胰腺癌、肺癌等疾病的微创治疗和内照射放疗。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军队自主科研项目、全军医学科技青年培育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济南市科技计划项目等;作为主要完成人先后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各一项,发表SCI论著30余篇,出版医学专著2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Frontiers in Surgery》副主编,《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等SCI期刊编委。
俞新爽,女,1983年01月出生,博士学位,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邮箱: xinshuangu@hotmail.com。
先进药物递释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临床研究二部主任。2007年工作至今,临床专注于消化道肿瘤的相关基础科研探索及放疗相关的综合治疗,致力于肿瘤放疗相关免疫微环境的研究。2017年接受医院优秀中青年项目资助于美国芝加哥大学进行科研访学近2年,从事肿瘤放疗与免疫微环境相关方向研究。2019-2022博士后工作期间专注于肿瘤的表观遗传调控对于基因表达及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目前承担国家级及省厅级课题5项,横向课题1项、博士后创新基金(已结题)1项,代表文章发表于Science子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IF 19.2。 社会兼职(部分):中华医学会放射外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放射治疗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放射治疗分会SBRT学组委员、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放疗分会常务委员,等。同时承担《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and Therapeutics》编委工作。
宋轶鹏,男,1972年03月出生,博士研究生,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烟台毓璜顶医院肿瘤中心兼放疗科主任,邮箱:syp1972@sina.com。
目前担任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兼放疗科主任,教授,研究生导师,放射肿瘤学学科带头人。从事放疗工作2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及教学经验。从事肿瘤放疗工作20余年,率先在胶东地区开展了肿瘤调强放射治疗、三维适形放疗、颅脑X刀放射治疗等一系列先进技术,熟悉各种放疗技术,开展恶性肿瘤非手术治疗临床科研研究。目前担任山东省医学会放疗分会副主委、山东省医学会抗癌协会副主委、山东省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委员会副主委、山东省医学会放疗分会青年学组组长、烟台市医学会医师协会放疗委员会主委等重要学术兼职;同时作为研究生导师,已培养数名优秀研究生。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文章20余篇,中华级文章10余篇;获国家专利7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近5年主持及参与研究课题: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SIRT6靶向调控肺泡巨噬细胞极化平衡在放射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SRPK1促进肿瘤细胞干性的生物学功能及分子机制、烟台市重点研发计划-CDCA7调控肿瘤放疗敏感性的机制研究、烟台市重点研发计划-UNC13D激活NF-kB信号通路调控肿瘤放疗敏感性的机制研究。
高会全,男,1978年4月出生,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烟台毓璜顶医院肿瘤放疗科,医疗组长,邮箱:18606414012@126.com。
本科毕业于青岛大学医学院,五年制医学影像诊断专业;硕士师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青岛市中心医院马学真教授,肿瘤学专业;博士师从山东省立医院宋伟教授,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专业。从事肿瘤临床工作近20年,多次到国内大的肿瘤中心学习,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靶区勾画学习班,复旦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青医附院肿瘤科等。擅长肿瘤的放疗、化疗、微创、靶向免疫等治疗,致力于肿瘤的综合治疗。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肿瘤放疗增敏。主持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课题1项、山东省医学会基金1项。近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4篇。目前是中国医疗器械协会放疗分会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头颈肿瘤专委会常委,山东省抗癌协会生物治疗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肿瘤微创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放疗分会盆腹组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再生医学分会肿瘤学组会员。
孟雪,女,1981年1月出生,肿瘤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山东大学及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及第二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肿瘤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邮箱:mengxue5409@126.com.
山东省肿瘤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主任医师,肿瘤学博士,美国密歇根大学、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国家公派访问学者,长江学者青年专家、泰山学者特聘专家,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第十届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全省保健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中青年优秀保健人才,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青年创新团队“带头人”,山东省肿瘤医院“十百千”人才及“学科带头人”。担任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青委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青委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理事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免疫与免疫治疗学分会主任委员等重要学术兼职。从事胸部肿瘤精准诊疗方向的临床和科学研究数十载,依托全国规模最大的肿瘤放射治疗中心,积极开展胸部肿瘤精确放疗新技术,带领团队发挥多学科协助研究的优势,围绕肿瘤放疗靶区精准勾画、筛选放疗抗肿瘤免疫反应相关标记物、放射损伤规避三大难点展开工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际肿瘤学领域TOP 10期刊JAMA ONCOL、美国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会(SNMMI)官方杂志J NUCL MED、美国放射肿瘤学会(ASTRO)官方杂志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等发表SCI论文50篇,累计影响因子322.12。主持国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等课题1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先后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为首获中国抗癌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山东省科技创新三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第十一届山东省青年科技奖1项等。
陈文明,男,1981年9月出生,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邮箱:yusuker9950529@163.com
2004年毕业于华北理工大学(原华北煤炭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苏州大学内科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肿瘤学专业,获博士学位。自2007年工作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从事肿瘤科临床工作十余年,主要研究方向是肺癌与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及诊治。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完成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项,市级科研项目2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11篇,其中SCI收录7篇(5分以上文章3篇)。
曾被评为济宁医学院2013-2016年度科研先进个人,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2018年度科技创新个人。分别获得山东省保健科技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三等奖。
张炜,女,1985年07月出生,博士学位,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烟台毓璜顶医院放疗科,职务:教学主任,邮箱:anna_zhang0729@126.com
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熟练掌握肿瘤精准放疗技术,如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图像引导下的调强放疗、螺旋断层放疗和X 刀等,擅长胸部肿瘤(肺癌、食管癌、乳腺癌等)、妇科肿瘤等的放射治疗、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主要研究方向为胸部肿瘤的精准放疗及综合治疗。工作以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 22篇SCI论文,主编专著 1 部,主持中华医学会科研基金 1 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山东省医学会科研基金 1 项,烟台市研发计划 1 项,获山东医学科技奖 1 项(第1位)。
主要学术兼职:中国抗癌协会放射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乳腺癌学组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妇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青年学组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食管癌学组委员等。
张建东,男,1971年7月出生,硕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兼肿瘤放疗科主任,邮箱:zhangjd165@sina.com。
致力于精准放射治疗与肿瘤免疫和放疗抵抗、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研究、肿瘤的侵袭和转移等方面的研究。进行肺癌和食管癌精确放疗系列研究,提高了局部控制率、总生存期和降低了副反应。为首承担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分课题1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自然基金、省科技攻关课题3项,吴介平基金课题和CSCO等横向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60余篇。为首获得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1项。培养山东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潍坊医学院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30余名。
社会兼职: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放射治疗学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肿瘤MDT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研究医院协会放射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Annals,of,Translational,Medicine.IF:3.68》杂志编委和多家国际国内杂志审稿专家。
专业擅长:1.胸腹部肿瘤精准放射治疗和综合治疗。精于肺癌、食管癌、乳腺癌、胃癌直肠癌和肝胆胰头颈部等肿瘤的精准放射治疗和综合治疗,规范实施精准放疗和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等。成熟应用立体定向放疗、适形调强放疗、影像引导等精准放疗技术。提高了肺癌食管癌等的总生存率、降低了副反应。
2.对肿瘤精准定位、靶区精确勾画、精准施照技术娴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肿瘤综合治疗有较高的造诣,对国内外放射治疗学科领域的前沿有全面的追踪和了解。
3.精于食管癌、肺癌、直肠癌、乳腺癌肝胆胰等常见肿瘤的根治性放疗治疗、同步放化疗、放化疗后巩固免疫靶向等治疗、新辅助同步放化疗等。开展精准放疗同步化疗、同步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等。
刘洁,女,1991年10月出生,博士,副研究员,山东省肿瘤医院放射免疫与分子影像实验室主任助理,邮箱:linchuangliujie@163.com。
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骨干人才,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硕士生导师,入选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国家级人才培育项目”和山东省肿瘤医院学术集群-提升计划,是山东省肿瘤医院“分子影像诊疗一体化创新团队”带头人,负责分子影像平台工作。主要以“分子影像指导肿瘤精准诊疗”为方向,将成像靶点从肿瘤细胞转移到肿瘤微环境,挖掘新靶点、开发原创性探针,开展系列临床转化和基础研究。近5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Europe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核医学领域顶刊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0篇,其中包括Top期刊10篇,其中5篇IF>10,总影响因子180余分。主持国自然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以主要成员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医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
李振江,男,1987年10月出生,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物理技术科副主任,邮箱:zhenjli1987@163.com。山东省政府泰山学者青年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科学可视化和计算机辅助诊断与治疗。研究成果包括多维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计算机辅助诊断和精确放射治疗等,近五年(2020-2024)来发表SCI论文26篇,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18篇,撰写和参编学术著作1部。获美国发明专利授权1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现任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物理技术科副研究员。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青年基金1项。为首获山东医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为主获山东省科学进步奖一等奖1项,山东省科学进步奖二等奖1项,山东医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山东省医师协会肿瘤放疗医师分会青年组副组长,山东省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分会委员。